央广网西宁8月15日音讯(记者汪晓青)8月的青藏高原,黄河如一条碧绿的绸带,在群山间弯曲起舞。大河两岸,人们用才智和勤劳,编织出一幅“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的多元画卷,让黄河滋补出的美好,看得见、摸得着。
黄河之畔的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乡,水面上32个圆滚滚的抗风波大网箱分外招眼。海林渔业饲养专业合作社担任人马海林撒出一把鱼食,水下的虹鳟猛地翻涌,溅了他一裤腿水花。“曾经哪敢想,高原冷水里能养出‘金疙瘩’。”马海林笑呵呵地说。
这位从2012年就扎在黄河滨的饲养户,手掌布满老茧——那是终年与渔网较劲、跟鱼苗“对话”的印记。“刚开始啥都不明白,鱼苗成活率低得挂心,饲料配比调了几十回,整宿守在网箱边是常事。”
现在,网箱下的粪便残饵收集器像个勤奋的“清洁工”,把鱼粪靠拢;清污器守时发动,这些“废料”被转运到岸边,成了果树的“养分餐”。陆基循环水饲养车间里,智能屏幕跳动着水温、溶氧量等数据,循环系统让尾水“变废为宝”,既护了黄河清,又让冷水鱼饲养更智能和高效。
黄河水弯曲上行,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与贵南县交界处的龙羊峡谷出口,拉西瓦水电站的大坝如巨人般矗立。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拉西瓦发电分公司出产部主任何韦兵刚巡检完机组,“黄河流域11座水电站里,拉西瓦水电站是装机容量最大、发电量最多、大坝最高的‘老大哥’。”
站在坝顶远眺,大坝横跨峡谷,将黄河稳稳“锁住”,气势磅礴。“自建站以来,水电站累计发电量1721.1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5335.7万吨,累计削减二氧化碳排放1.6047亿吨。”这串数字背面,是黄河与绿色开展的“双向奔赴”。
现在,水电站的生态流量监测渠道如“千里眼”,实时盯着全流域的水质、水温、流量、流速等数据。更让大众获益的是,依托水电站建成的拉西瓦灌溉工程,52.3公里的干渠、隧洞、渡槽好像血脉,把蓄水引进贵德黄河南岸,让20.35万亩犁地完成自流灌溉,8万多人的出产日子用水,再不必看天脸色。
黄河绕过大坝,向东奔涌至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在这儿绘出一幅冷艳的画卷——坎布拉国际地质公园。2025年4月晋级为国际级地质公园后,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乘游船络绎其间,丹霞的赤红、水库的碧绿、原始森林的苍翠,在眼前交织成共同的视觉盛宴。“春夏秋三季,这儿天天像过节,游客特别多。”导游杨尖措毛笑着说。
不远处的尖扎县德吉村,同样是一派欢娱。沙滩偎着黄河,大桥跨着碧水,农家院里的梨树缀满硕果,游客们或在岸边嬉水,或在农家院品茶,黄河边畔的天然野趣,成了最动听的“邀请函”。山水在这儿不仅是景色,更成了大众的“致富果”。
黄河一路东行,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河谷间,滋补出一片“黄河彩篮”。在循化县“黄河彩篮”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里,温室大棚里暖意融融,藤蔓上的西红柿红得像小灯笼,智能滴管正“克勤克俭”地把黄河水送到每株根下。
据循化县黄河菜篮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晓军介绍,这片2000亩的园区紧挨着黄河,578栋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里,辣椒、黄瓜、葡萄、西瓜等21种果蔬长得正欢。近三年,这儿产出果蔬1.6万多吨,产量达8千万元。
“你看这个棚,是全省最大的树莓棚!”栽培户常纯拨开枝叶,红红的树莓缀满枝头,“50亩的大棚,一天能摘300公斤,全供往北京、上海等地的大超市。”
黄河在高原上一路欢歌,时而化作网箱里翻腾的鱼群,时而变作大棚里飘溢的果香,时而成为万家灯火里的电流,时而融进游客的欢声笑语。
这汪清水滋补的,不只是绿水青山的景致,更是千家万户攥在手里的美好。就像马海林网箱里摆尾的鱼,常纯大棚里沉甸甸的果,它们在黄河两岸成长,把“两山”理念的实际演绎,婉转道给每一个路过的人听。
现代牧业(01117)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公司的非全资隶属公司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我国银行间...
嘿,朋友们!最近在呼和浩特市发生了一件令人振奋的工作——中粮饲料(呼和浩特)有限公司的新建年产1...
9日玉米价格整体持稳,局部震荡回升。国内主产区种植户售粮积极性有所提升,贸易主体收购量增加,中储...
自上一年12月下旬以来,饲料首要原材料豆粕期货主力合约从每吨2549元上涨至近期的每吨2985元...
Copyright © 2002- 2022 bob综合体育官网网址 版权所有